https://www.ngsumchi.com/single-post/2014/10/01/the-art-newspaper-hong-kong
藝術新聞/中文版 第一19期/2014年10月 為本土藝術家搭建國際之橋 當私人博物館在內地紛紛冒起之時, 香港的贊助人在幹什麼? 和北京、上海等地呈雨後春筍狀冒起私人美術館相映成趣的是,同為國際大都市的香港並沒有掀起這股風潮;這裡確實巳擁有兩依藏,F11等私人博物館 , 但和前者全城總動員的勢頭卻不可同日而語。 在巳經迎來巴塞爾藝術展‵即將坐擁M+視覺文化博物館的今天, 香港本應最有理由瘋狂, 但目前看來, 這裡的贊助人對於興建私人美術館還不太熱衷。 K11藝術基金會佷(KAF)的創始人鄭志剛告訴 《藝術新聞/中文版》 , 他暫不考慮在香港閞私人藝術館, 未來則仍屬未知數。 「香港地方所限,其實不太適合開大規模的私人藝術館。 大概是氛圍不同,相比國內群眾,香港人對於文化藝術好像不太感興趣, 不會花太多時間去了解藝術家的背景及創作的理念。」 他認為未必是香港人對藝術沒興趣,而是他們從沒有渠道去接觸藝術。 鄭志剛說,香港藝術贊助形式仍是以資金贊助為主,仍未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生態系統。 基於地理優勢,加之知名博覽會、畫廊的相繼落戶 , 本土藝術家能看